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89》市場大跌中,決定「接刀子」或「搶反彈」的6大原則!



前一陣子看到一則名為「股價暴跌,到底是一場『災難』,還是一個『機會』」的文章。文中,作者是以「災難」與「機會」的看法,將投資人區分為「投機者」與「長期投資者」。
其實,每到市場大跌時,總有不少專家會向投資人喊話:「越跌越要買進」。然而,金融市場的變動就難讓人順利預測。特別是市場裡的消息真真假假,一般投資大眾常常無法正確評估。
順手捻來20日的一則外電新聞如下:「摩根大通(JP Morgan)所發佈的最新報告預估,在油價崩跌的情況下,全球原油產國今年共將拋售 2400 億美元的國際資產,主要是股票及債券,以填補因原油收入劇減而破洞的國家預算。
看到這則新聞,一般大眾會認為股票及債券投資的未來,到底會是「跳樓大拍賣」,還是「跌深不見底」的局面,那就要看投資人,是用什麼樣的觀察角度來看待行情後市了。
長期以來,許多投資專家就不斷地對理財大眾耳提面命:根據「有效市場假設(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的理論,股價會消化且反映市場上,能夠獲得的所有相關資訊。這意味著:股票定價總是公平且準確的。且「如果投資人能夠『買在最低點』並『賣在最高點』,怎麼可能賺不到錢」呢?
只不過,就算是像股神巴菲特一樣投資經驗老到的專家,都很難在每一次投資市場下跌中,拍胸脯保證「能夠賺到最大上漲價差的最適買點已到」。
這是因為也有投資理論指出,市場容易遭受投資者羊群心理的沖擊,從而導致價格劇烈震盪。而且,一旦市場獲得動能並向任何一個方向狂奔,通常都勢不可擋。
那麼在市場下跌時,投資人到底有沒有什麼中立而客觀的指標,能夠幫助指引出一條「快速停損,以避免更多損失」或「加碼進場,不用擔心虧損放大」的大原則或方向呢?筆者嚐試著歸納出以下幾點,供各位讀者一同思索及參考:
一、實體投資價值優於虛擬。也就是說,如果是看的到、摸的到且用的到的實體物品,鐵定要比看不見、摸不到、用不到,且只有一張紙的金融商品要來得「抗跌」。
又假設實體物品又是生活必需品,甚至是能夠賴以維生的必要品(吃與喝),老實說,價格要跌破成本價或歷史低點,都是投資人可以較為放心「抄底(買在相對最低點)」的好時點。
二、越是投資範圍廣的標的,就越不用擔心。中國有句俗諺:「兄弟合作,其力斷金」,放在投資理財上,也同樣適用。這是因為自有人類以來,就沒有所謂的「不死之人或不死企業」。
所以,如果拿單一企業與國家來做比較,後者的風險就會比前者來得小得多。甚至,假設是集合了好幾個國家的地區,自然也比單一企業或產業來得較為保險得多。
三、投資金額佔總資產越低,或是口袋夠深,就比較不用擔心行情跌得「還不夠」。這是因為如果價格大跌的標的,佔整體財富比重不高時,單一投資標的的虧損,就不致於造成資產大幅減損;又或者是個人持有現金比重高,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逢低承接」並「加碼攤平」,自然就不用擔心被市場給狠甩出場。
四、重點不在於「是否用定期定額投資」,而在於「未來趨勢是否向上」?簡單來說,如果未來走勢不會向上,或是只有大幅震盪的橫向發展,就算是採用「可平均成本」的定期定額投資方式,恐怕也要等上非常多年(以新興市場為例,可能要十多年才會再經歷一個向上的循環),才可望有不錯的財富累積效果。
正是因為這層考量,也是筆者一直以來,最常推薦美國市場的重要原因。理由是:除非美國未來不會是世界霸權,否則,就算它的經濟仍然會「有起有落」及短期大跌,但長期來看,其市場走勢仍舊是持續向上,而不會像拉美或新興市場國家一樣,每隔個幾年,經濟就要重新崩潰,讓市場指數重新「歸零」一次。
舉例來說,假設投資人同時買到的,都是綠能、世礦、高收債或生技…等行情不佳的標的,等於手中所持有的都是「賠錢貨」,且在短、中期內都還有可能需要用到這些標的來「變現」時,就算投資人有點資本可以「定期定額投資」,時間恐怕也不會站在當事人這一邊的。
五、不管是哪一種投資標的,真正的低點應該同時搭配基本面、技術面,甚至是政治面才行。例如這次國際油價的頻頻破底,不管是經濟基本面或技術面來看,似乎都是超乎市場的預期。
然而,近來國際油價的走勢,除了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的供大於求限制外,最重要的也是受到國際政治爾虞我詐的左右。簡單來說,投資絕對不能只看基本面就好,還要參考技術面指標與政治面的影響,才能讓投資人「真正買在最低點」。
六、突然且只有一次的利空大跌,有可能買到低檔好價錢。會出現這樣的恐慌性下跌,通常是在單一的天災或人禍所致,也是投資人在此一快速下跌中,「能揀到最便宜」的大好時機。
至於那些仍有後續發展必須關注,或是影響會逐漸發酵的利空,未來後勢難以預料之際,投資人除非口袋夠深,或是投入資金比重不高,否則,「搶換現金」永遠要比「搶反彈」的動作來得優先。
有了以上的幾大重點,下次投資人在遇到金融市場大震盪之際,也許能比較心情平穩且不荒亂地面對金融市場的上下波動,並且做出正確的「買進」、「繼續觀望」或「賣出」的動作。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http://swlee0630.blogspot.tw/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88》全球搶現金大戰,搶「對」了才會是投資的贏家!



自開年以來,全球股、匯市都歷經了一波波的震盪洗禮。有位讀者拿了一篇名為「有人民幣定存的人,現在千萬別解約!3招幫你度過這次重貶危機」的文章,詢問筆者的看法。
文中引用「匯銀高層」的建議是:「即使人民幣貶值,對人民幣定存影響應該不大,因此定存族首先不宜先解約,賠違約金手續費,得不償失;若非得解約,近期國銀為留住客戶推出一系列優惠人民幣定存專案,可以先與銀行商討轉存;最後,則是千萬不要轉換美元,將會面臨雙重損失不划算,只要掌握這三大原則,可以順利度過此次人民幣貶值危機」。
老實說,看了這篇文章之後,筆者心裡只有一個感想:通篇只有「推出金融業務機構」的觀點,只是讓投資大眾「繼續與其往來」,卻分毫未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提供最正確的因應之道。更糟糕的是:文中還有許多錯誤誤導民眾的訊息。
首先對於有存款期限,且提早解約利息還要再打折的外幣定存戶來說,提早解約當然不是正確的做法。這是因為定存賺了利差卻賠了匯差的問題,怎麼做都無解。定存到期是賺是賠早就確定,至於還沒有到期的外幣定存,既然提前解約最不划算,就只有「持有到期」這條路,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其次,存款戶知道什麼叫做「若非得解約,近期國銀為留住客戶推出一系列優惠人民幣定存專案,可以先與銀行商討轉存嗎?撇開「一月換算年利4.2%」根本是騙人的把戲(因為年利4.2%,換算成一個月的利率則只有0.35%)、「優惠利率通常都是從其他銀行或帳戶轉存的新約定存款」,以及「一個月優惠利率之後,存戶將直接採用該銀行一般牌告利率計息」之外,所謂的「轉存」措施,只不過是讓存款戶「把損失問題再延後一段時間」而已。
至於第三個建議-「千萬不要轉換美元,將會面臨雙重損失不划算」,則更是顯現出要存款戶當鴕鳥的心態,不肯當機立斷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按照該有的方法,做出正確的決策。
由於現今人民幣或台幣兌美元都是貶值的,現在看起來轉換成美元,一定會出現極大的虧損。但投資理財不更像鴕鳥一樣,只要投資人不看它、不聽它、不換它,問題就完全不存在。更何況正確的資產配置方法,永遠就該是「持有強勢貨幣」,而不是為了避免現在帳上出現問題,就採取「暫不換美元」的方式。
當然,要不要繼續保有人民幣,也還有「人民幣貶夠了沒有」的疑問及考量。且還有分析師更悲觀地預估:美元兌人民幣匯價,還有可能會跌到一比七的水準左右。
但筆者認為,如果單純是中國大陸經濟表現不佳,人民幣匯價要一次貶到上述數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只是,假設人民幣貶值的戲碼,從頭到尾就是一場「政治陰謀」,那麼,任何更低的匯價都並非不可能。
為什麼筆者會這麼說?關於人民幣的下跌,各方的理由說法不同。之前《CNBC》曾經報導,人民幣重貶背後的原因,就在於人民幣加入IMF的SDR後,中國人行必需進行更自由化的金融改革,來讓人民幣成為國際通用貨幣,但同時卻又掙扎在需要維持人民幣穩定不致於瞬間重貶。因此在多數外人認為人民幣估值仍被高估10%的情況下,中國放貶人民幣發生了比人行預期還要慘重的貶幅,引發了市場恐慌造成全球股市連番下跌。
但事實上,與其說全球最大的一隻「黑天鵝」,就是中國大陸經濟爛、人民幣劇貶,造成包括美股、德股等全球股市的大跌,倒不如說是美國聯準會逆勢升息,吸引原本「流浪在海外」的資金回美國,進一步引發這一系列金融市場的大震盪。例如至少還有三位投資名人,還算腦袋清楚地表示,不該把中國當成代罪羔羊。
其中的「末日博士」麥嘉華指出,美股的問題並不在中國,而是油價大跌引發的全球流動性減少,並衝擊對產油國出口貨物的國家;葛洛斯在近期所發表的1月投資展望中,指出經濟的根本問題在於:「千禧世代人口太少,無法照料龐大的嬰兒潮世代」;至於「新債券天王」岡雷克則認為,原油等商品價格重挫,反映出投資人輕忽美國與全球的深層根本經濟問題,而聯準會升息將使問題加劇,導致美國今年有三成機率陷衰退。
理論上,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不佳時,貨幣貶值可以說是意料中事,且就算市場有短期性的恐慌性賣壓,匯價還是有可能因為超跌而回升到它該有的水準。
但是,筆者目前比較擔心的是:匯率的貶值就像銀行擋不住存戶擠兌一樣,特別是連中國大陸人民自己,都想盡辦法把錢往外搬的前提下,就算中國大陸擁有3兆多美元的外匯儲備,再加上「央媽(中國人民銀行)」傾全力拉抬匯率,恐怕也沒人敢拍胸脯保證「當市場信心崩潰之下,人民幣是否能挺得過一波波『有心人事前準備好』的空頭攻擊」?
因為外電引述IMF總裁拉加德在巴黎的演說中警告,美國聯準會未來的升息行動,應根據薪資或物價壓力走堅的明確證據。而Fed的第一次升息,並未根據這類證據。因為聯準會11月的通貨膨脹指標
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只有上升0.4%,仍舊大幅低於2%的既定官方目標。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根本沒有所謂「通膨」的問題,那麼,這即將而來的升息,恐怕就是其一連串打倒頭號敵人的政治算計。且無論從美國聯準會一連串的「逆回購」收縮資金,到因為國際油價持續下跌,造成「石油美元」的減少與消失,目前全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搶現金」,特別是「美元」的大戰。
在這樣的一個國際金融背景因素之下,就算美元未來上漲空間不大,但在比較「保值」的前提下,該有什麼樣正確的因應措施,每一位投資人都該心知肚明才是。
如果以上「搶現金」的大戰局「長期持續」下去,除了所有各國貨幣的走勢,將會變得非常了然而清晰外,最需要資金的各種投資標的(例如股市或大宗物資),都會因為動能不足而表現不佳,唯一還有可能有表現的,恐怕就只有「全世界相對最安全、貨幣也較看漲」的美國公債了。但要特別提醒讀者們注意:以上是「長期大方向」的預測,短期各個市場的表現,當然有可能出現「跌深反彈」或「漲多拉回」的結果。
再順便答覆一下文章開頭,有關「人民幣大幅貶值,(人民幣相關業務)投資人該怎麼辦」的問題,長期看本專欄的讀者,應該都知道筆者向來反對民眾沒事去存什麼「外幣定存」?其中最重要的理由便在於:外幣定存很大的風險,就在於它「可能賺了利差,卻賠了極高的匯差」。
當然,前面提到「沒事別去碰外幣定存」的反面意義在於:如果有相關外幣需求的人,以人民幣為例,在大陸做生意的台商、有子女要到大陸唸書…等,只要未來會用人民幣進行支付的人,除非買的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像是最近賠得悽慘的TRF),否則,根本不需要管它人民幣會升還是貶。
至於想用「投資」的角度來做外幣定存的人,筆者還是那句老話:「該看重的不是『高利差』,而是『高匯差』」。簡單來說,就是「未來一段時間(看民眾存款的時間長短,要存一年期,則要看一年的走勢;如果要存半年,則看半年的走勢)的貨幣升貶趨勢」。
最後還想在此再三提醒讀者們:除了不隨便介入風險極高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善用資產配置、不將資產過度集中的重要概念與策略外,在未來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還有更多不確定因素之下,拉高現金(特別是「值錢」的貨幣),不但能避免資產的減損,也才是最能趨吉避凶的正確做法。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http://swlee0630.blogspot.tw/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487》每個人的錢,不該只有一種「存(投資)」法!



自從去(2015)年底,我國央行與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動作逆向而行,反而在12月17日調降利率半碼,
重貼現率調整為1.62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2.0%、短期融通利率3.875%。
隨即之後的各銀行,包括台銀、土銀、合庫、第一銀、華南銀、彰銀等大型行庫,就立刻自隔週的星期一(22日)起,全面調降存款牌告利率,最高降幅達0.1個百分點,1年期定儲只剩1.23%,讓許多定族不禁大嘆:「利息實在是少的可憐吶」。
有位網友就寫信問筆者:連放銀行的利息也降了,那麼,錢要放哪裡比較好呢?!老實說,這位網友的問題並非特例,且真正深入這個問題之後,也發現有滿多原則,可以提供讀者們參考及思索。
筆者認為,所謂的「錢要(存)放在哪裡」,只有兩大考量。其一是「稅負成本」,其二則是「需求及目的」。首先以銀行定存為例,目前有兩大稅負成本值得定存族參考。其一是「健保補充保費」,其二則是個人綜合所得稅的利息所得課稅標準。
以健保補充保費為例,受到「政策作多」的影響,自2016年1月1日開始,利息所得單次給付要超過2萬元(過去為「超過5000元」),才要扣1.91%的費率(之前費率為2%)。
當然,要讓已經少的可憐的利息,避免掉「補充保費」的問題,也還有「拆單」的方法,也就將一筆大金額的定存單,分拆成好幾筆定存。以一年定期儲蓄存款1.23%為例,每張存款單金額必須低於162萬元,才不會發生「好不容易領了一點點利息,又要被健保補充保費給『再剝一層皮』」。
只不過,由於「利息總額超過27萬元的「免稅額」,通通都要併入個人綜合所得中課稅」的關係,因此,就算民眾避得了「補充保費」,也可能躲不過「個人綜所稅」的部分。
關於這部分,民眾則可以善用「郵局存簿儲金100萬元以內存款利息『免稅』」的方式,讓利息所得的成本可以降低(當然,郵局利率向來就不高,也是民眾在進行資產配置時,除了「免稅」的考量之外,必須進一步斟酌的地方)。
但是,以上的「免稅額」也只有「100萬元本金」而已,且從稅負的角度來看,會被歸類在「利息所得」的項目,除了銀行定存之外,近幾年許多國人特別喜歡購買的「固定配息」的高收債基金,關於固定配息部分,也有不同的歸類範圍與課稅方式。簡單來說,只要是基金註冊地點是在台灣,當年度所有配息都要與其他金融機構存款利息一起加總。如果。
但如果註冊地點在台灣以外(包括港、澳及其他地區),則基金配息要與所有10大類海外所得(包括海外薪資、利息所得、財產交易所得…等)一起計算。如果當年度所有海外收入超過100萬元,也要列入個人綜合所得中課稅。
在眾多固定收益型商品的利息所得中,唯一不用併入個人綜所稅中計算的,就屬「採分離課稅(稅率10%)」的債券(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以及短期票券)利息等。但是,因為個人綜所稅的稅率級距是從0%~45%。所以,只適合那些收入相對較多、適用稅率超過10%以上的民眾,對低收入族群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節稅效果。
筆者認為,正由於稅負等成本問題,以及不同金融工具在保本性及變現性上的差異,不同目的及需求的「錢」,應該「存放」的地點就該不一樣。舉例來說,如果是退休族(也就是沒有其他月退金的人),只要沒有其他大額收入,就算利息收入要併入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中課稅,不論是集中在銀行定存(例如整存零付存款)或固定配息的債券型基金,也都還不致於因為累進稅率的提高(最高稅率為45%),而被課掉高額的稅金(只不過,選擇固定配息基金或高配息股票的退休族,在行情表現不佳時,雖然可能享有較高的「配息」,但可能100%都來自於原本投入的本金)。
至於非退休族(也就是一般大眾),像前面提到的那些「利息收入會被課稅,且配息非常有可能『吃到本金』」的高收債,當然就會是應該考慮的選項之一(配息「累積」型或可考慮)。而且在考量「要把錢『存』在哪裡」時,應該是以「需求與目的」為準。
也就是說,民眾得分清楚所謂的「放」,是指什麼樣的「需求」與「目的」?以個人或家用「緊急預備金」為例,大概除了存在100%保本,且流動性極佳的銀行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標的。這個時候,民眾所要考量的,就只是「選擇哪一家定存利率高」而已。
但如果是為了長期投資,並且在可預測的較低風險之下,獲取較高的資產增值,投資人就得要依「核心資產」或「衛星資產」來進行「配置」。兩者的差別在於:前者因為「幾乎(完全)賠不得(因為是長期資產累積,不可能投資半天後,資產又從零開始)」,所以標的的波動率不能太高,以便能夠長期投資而不用管。
至於後者,則因為整體資產中,已經有前者提供基礎的保護(障),所以,投資人大可不用擔心賠錢會大幅影響到資產的正常累積。也就是說,只要在有賺錢能力的時候(例如有工作),是有本事可以挑選風險高些,但收益也相對能夠提高的標的!
另外,如果是將小筆金錢儲蓄起來,以備大筆金額投資或購買耐久性消費財,要考慮的是「至少能在100%保本的基礎上,求得較高的獲利」,且投入期間必須與需求期間配合。這是因為當「投入期間≠預計動用時間」時,有可能會出現「不保本」的結果。
此處以「做為個人或家庭緊急預備金」的目的為例,筆者就建議可以將約「個人或家庭一年收入」的金額,放在銀行做定期儲蓄存款。這是因為雖然銀行定存提早解約,利息將有可能「打九折」處理,但至少本金可以100%保本,且定存單的變現性(可隨時解約且價格固定,又不會有在市場上交易時,產生大幅度的買賣價格波動問題),也會比其他固定收益型的金融工具(例如儲蓄險、債券型基金,甚至是流動性也極佳的公債)要好。
以儲蓄險為例,特別是購買的前幾年,由於解約金遠遠低於總繳保費,因此,如果遇到臨時需要資金而解約時,非旦連利息都拿不到,可能連本金都無法100%保本。
儘管有不少保險公司及業務員,都在訴求「當保戶有資金需求時,可以透過『保單借款』」,但凡是有點保單貸款、保費與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價金)之間關係,以及保單借款利率是依「保單預定利率再加碼」等概念,且知道儲蓄險「保費貴、保障低」缺點,以及保單預定利率不高的人,根本不會把儲蓄險當做首要的存錢及借錢的重要標的之一。
當然,有些儲蓄險的年複利報酬率,可能要比銀行定儲利率要高,而且也有「生存或滿期金不計入個人綜所稅」的優勢。但筆者不忘提醒「一心只想買儲蓄險」的朋友們,最好掌握住以下兩大購買重點:
首先,民眾真要買,也一定要挑選年複利報酬(IRR)比銀行定存要高的保單(別懷疑,之前筆者確實算過某些公司的保單,IRR低到連銀行定存都「打不敗」)。
其次,保單的滿期期間,一定要與未來動用這筆資金的年期相配合。舉例來說,假設民眾想要在10年後買房,儲蓄險的保障期間就一定剛好是10年,不能多,也不能少。
總而言之,有些「錢」是只能用「存」的;但有些特殊目的的錢,就只能進行紀律性的投資及資產配置,或是暫時停泊在特定的金融工具上,千萬別認為所有的錢,就只有一種去處或停泊方式。
筆者相信在有了這樣的一層認知之後,每一位理財大眾才能透過正確的做法,讓自己或整個家庭的資產在較低的風險下,獲得最大的利潤,且財務目標也能如期達成。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https://www.facebook.com/wealthnotes(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http://swlee0630.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