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1:石油爭霸底定,「新貨幣戰」開打!

 單是看到這個題目,也許讀者已經能夠一目了然筆者此篇專欄的重點。因為筆者認為,如果人民幣明(2017)年撐不住而一瀉千里,非但美國所發動的這場貨幣戰爭可以提早「收場」,同時也會造成全球經濟與金融的極大動盪,搞不好現有共產黨政權都有可能丟掉。所以,這一場貨幣戰爭最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但也許讀者會問:已經有不少專家及分析師預測,明(2016)年油價將是影響市場通貨膨脹的最關鍵因素,為何妳卻將石油這個變數「排除在外」? 簡單來說,筆者以上標題的意思,並不是說明年油價這個變數不重要,而是美國所發起的「石油戰爭」至少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勝利-讓OPEC對全球油價的操控權「旁落」,甚至已經可以說是極大比重上,拉回美利堅合眾國的身上。

近來多數分析師的邏輯是:只有油價維持高檔,全球(特別是美國)才能維持一個「通膨」的環境,也才能讓之前低利率或零利率的環境,進行徹頭徹尾的改變。

例如有分析師以川普的經濟4大目標-把美國經濟增速提升一倍;讓製造業重新回流美國;推動基礎設施建設;與減稅來刺激投資來看,所有這些重資產特徵的經濟主張成立的一個關鍵前提,就是經濟「通膨」而不是「通縮」。所以,油價上漲所引發的「通膨」,才將是有利美國經濟政策的重要關鍵。

同時對其他產油國來說,高油價才是他們最歡迎的「朋友」。因為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導,OPEC與非OPEC8年以來能夠首次達成減產協議,明顯超預期,其背後主要歸功於俄羅斯和沙國等在減產問題上的積極態度。而俄羅斯與沙特的積極,相當大程度源於其已經不堪忍受油價下跌以來,其財政壓力的大幅上升。

當然,按照頁岩油生產廠商的「常理」判斷,假設美國頁岩油的生產成本(也就是break-even點)落在60美元左右,這些油商一定會希望國際油價能夠維持在60美元之上。但問題是:市場現實真的能如產油國們所預期的嗎?恐怕還是「未必」。

因為,市場永遠是一個不斷在動態平衡的地方,油價短期或許可以在「OPEC與非OPEC雙方努力克制並減產」之下而上漲,但只要油價上漲了,之前那紙「減產」的合約,恐怕就會因為「有利可圖」而作廢。

特別是在美國國誨日前批准可出售戰備儲油(SDR)之後,根據Thomson Reuters的報導,諮詢機構Poten & Partners表示如果美國政府決議出售SPR,預估在2017-2025年期間釋出原油數量,將可達到1.9億桶之多。

儘管這樣的數量,大約是減產後,所有產油國每日產量-3250萬桶的56天的數量,但對於沙國、俄羅斯與美國之外的較小產油國而言,它們也同樣有經濟與財政壓力龐大的問題,必須在「有更多收入」的前提下完成。而這裡所謂的「更多收入」,並不只是「更高的油價」而已,更應該是「比其他產油國賣更多(高價)原油」才是。

所以,第一個有關「靠油價上漲拉升通膨」的問題,筆者認為發生機率不是沒有,但可能只在於短期因為「季節性用油量大增」,而造成的油價上漲。但中、長期來看,由於過往產油國一方壟斷的局面已經打開,市場已經會自行調整油價到合理的「供需平衡」價格,而不容易出現過去「刻意被某一勢力完全操控」的情形。

接下來,讀者也許會產生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油價不高,那麼,全球的利率還有可能持續走高嗎?因為,長期的低利率即將讓全球的金融業「撐不下去」了。

例如今(2016)年年中時,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Mark Wall就曾在報告中指出,假設利率每年繼續降低20個基點,到2017年底時,銀行淨利差與當時相比將下滑10%

因此筆者對於明(2017)年市場利率的看法是:不論從經濟景氣或其他方面來看,大部分的國家似乎都沒有太多升息的空間。而美國最近或明(2017)年的升息,應該被視為是一種「以美國為尊」的策略運用,非單從經濟的角度來解釋。

只不過筆者認為,就算美國或全球利率不可能像2016年一樣「如此之低」,但以美國市場為例,單單是利率的拉高,就可能讓發債的美國政府付息沉重,更不要說美國之外,經濟前景遠低於美國的歐洲與各個新興市場各國。

簡單來說,市場利率就算回升,幅度也不可能太大。因為根據之前《華爾街見聞》引用紐約市場研究與分析機構Technical Research Advisors創始人Louise Yamada的分析指出:「過往週期顯示,股市和經濟都會因利率上揚而獲益,伴隨著利率上升週期啟動,牛市也開始進入初期階段,直到利率回升到5%左右,就會開始出問題」。

CNBC》也曾引述《貨幣戰爭》作者-James Rickards Project主席 James Rickards的話表示:「在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經濟刺激計畫恐怕不會出現,人們預期與現實出現『正面碰撞』,結果將會造成股市重跌。 Rickards 認為,要是預期中的刺激計畫未能實現,而聯準會已經展開貨幣緊縮,這會造成『火車對撞』的效果,結果將會出現經濟衰退,或者是股市大幅回調」。

事實上,強勢美元除了「可能獨厚了美國,卻不利美國以外其他國家」之外,投資人最該關注的,恐怕應該是筆者今天這篇專欄的重點:貨幣戰爭的興起。而這裡所指的貨幣戰爭對象,雖然包括所有「非美國家」,但最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標的,一是歐元,另一個則是人民幣,且後者最為重要。

讀者也許會問:為什麼中國大陸未來的走向,讓全球投資人「動見觀瞻」?主要是因為英國央行在1216日所發佈的研究指出,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遭受金融衝擊。

其中在人民幣方面,不同於今(2016)年初,包括索羅斯在內的國際對沖基金大戶的鎩羽而歸,這次,套句孔老夫子「物必自腐而蟲生」的說法,這場由美國所引起的貨幣戰爭,剛剛好對上「從上到下各階層不計一切的想讓資金外流」,這場仗似乎註定一開始,美國就佔了極大上風。

中國大陸資金外逃到底有多嚴重?從市井小民的「購買境外保單(香港離岸保險商品甚至可以用保單作為抵押,以申請美元計價的貸款,方便把這些產品套現為外幣)」、「使用中國發行的信用卡在海外假消費」,一直到企業「假海外投資,真的資金外逃」等「資金變裝外逃」,就可以看出問題的嚴重性。且一旦資金瘋狂往外跑,這個國家的正常運作,還能持續下去多久呢?

高盛Goldman Sachs全球投資研究部亞洲區執行董事鄧敏強的團隊就在1216日警告,自去(2015)年8月至今(2016)年11月,中國資金外流的規模其實高達1.1兆美元,比人行官方公布的5400億美元還高出一倍多。

再以1219日當週的美元指數高檔震盪為例,雖然人民幣匯率仍穩定在6.95歷史低位,但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DF)隱含1年的貶值幅度有4.2%,代表仍有較高的貶值預期。

早在11月時高盛就曾預估,人民幣2017年將貶至7.3價位。但對照28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夜盤報價因為《彭博資訊》的「出包」,而呈現「跳水式下跌」、7元關卡岌岌可危來看,筆者認為,明(2017)年會不會出現比「7字頭」更低的人民幣匯價,恐怕都沒有人覺得驚訝。

其實不要說人民幣,誕生多年且曾經風光過的歐元,恐怕也會在明(2016)年,面臨雙方匯率11的最糟境界。根據維基百科的敘述,歐元在1999年面世時,每一歐元兌美元的匯率是1.1820041230 日,它更創下了1.3668美元的最高紀錄。

但曾幾何時,由於歐元各成員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等諸多問題,使歐元區爆發史上最大資金撤離潮。根據歐洲央行(ECB)最近所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今(2016)年9月底的一年之內,歐元區金融市場總計出現近5,300億歐元的淨流出,失血金額創史上新高;歐元受此打擊跌破1.04美元支撐、創近14年新低,市場分析師紛紛預估明(2016)年就會跌至11的平價。

當然,本專欄裡談到的貨幣戰爭,除了是由美國引起,並以中國大陸為頭號標的之外,另一大投資人關心的主軸,還是由全球政府及央行所發起的,主要「針對平民百姓」的貨幣戰爭-無現金化時代的來臨,對全球投資理財大眾所可能引發的影響。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聞,就是在今(2016)年的118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8日突然宣布,為了打擊貪腐黑錢,9日零時開始停用5001000盧比(Rupee,各約237474台幣)兩款大面額鈔票。

表面上看來,印度的做法是為了「打擊貪腐及黑錢」,但實際上此舉勿寧說是「印度政府正式向『習於窖藏現金、輕易躲避政府查稅的(有錢)人』正式開戰」。

原本,印度政府保證廢鈔運動給經濟帶來的痛苦,只會持續到1230日,但現實卻在「打臉」。政府預計新鈔會在1230日前,替換被廢除的鈔票(鈔票價值)。但遺憾的是,印度印新鈔的能力嚴重落後了。因為印度有4家印鈔廠,但這四個印鈔廠的年印鈔量預估是240億張,且只有兩家印鈔廠,能印刷新的2000盧比面額鈔票。

這次的廢大鈔之舉,為「90%的人都是使用現金」的印度所帶來的,不但是許多ATM領不到現金,在許多經濟活動活動上,退回到需要「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更讓市場分析對於印度未來的經濟成長率,投下「不信任票」。

例如印度券商Ambit並預估,受現金匱乏影響,印度本會計年度(20164月到20173月止)經濟成長率,恐怕會從去(2015)年度的7.6%,銳減到4.1%

談到這裡,許多讀者可能會一頭霧水:無現金化不是未來全球的趨勢嗎?而且,無現金化的社會在支付上,不是更為便利,怎麼可以說這是一場針對一般大眾的「貨幣戰爭」呢?

因為許多研究顯示,無現金化的社會,最有利的將會是政府、金融業或網路安全產業,但對一般老百姓來說,恐怕是「得利小而損失大」。像是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麥艾其Heike Mai)就表示,「偽卡造成的損失與流通中的偽鈔價值,比例超過101」。

另有一些研究顯示:「當我們不使現金消費時,我們會消費的更多無現金社會迫使我們把錢和儲蓄,留在銀行。且當銀行陷入困境時,無現金社會恐怕更有助於『保護銀行免於擠兌』」。

此外,Shtfplan網站的文章也認為,一旦無現金社會完全成型,銀行人士、官員以及駭客將能夠獲取用戶所有交易信息、購物習慣、個人資料以及社會背景,讓他們能夠輕鬆實現對個人的控制。

印度券商安畢特資本公司執行長穆柯吉,也在接受外媒訪問時露骨地表示:「那似乎對許多激進派有吸引力。減少現金,強迫大家進入銀行系統,每筆交易都課得到稅。如果不花錢,沒有交易,就不必繳稅。」

更何況,現在許多日常生活中的交易,仍無法避免不用現金支付,且「不使用『無現金支付』」,並不等同於家中就要窖藏許多容易被「火燒」與「水淹」的紙鈔。

因此筆者倒是很樂意地建議民眾:要在儲蓄和電子交易系統之外,加強個人資產的「多樣化」。也就是說,不要把所有的儲蓄和資產,全部置於一個被專家視為「脆弱」,且非常容易因為使用方便,而造成過度消費的金融和銀行系統。而理財大眾對此議題的注意與因應,恐怕並不輸於一般的投資資產配置。

假設讀者認同以上的看法,接下來所面對的問題將是:除了降低儲蓄與電子交易系統之外,還有哪些管道可以「隱匿資產」,並且讓個人擁有持有現金的自由與「基本人權」?

從過去的歷史來看,單純持有現金,絕對不是個好選擇。但筆者認為,目前可以考慮的兩大標的,其一是大眾所熟知的「全球都可通行無阻的黃金」,二是所謂的「加密貨幣-比特幣」。

事實上,受到美國聯準會(Fed)調升 2017 年升息預期幅度,自二碼上調至三碼的打擊,在 Fed 升息速率可能加快的影響之下,「零孳息率」的黃金在近期表現持續疲軟。

此外,根據《彭博社》1219日當週的統計,整體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已經連續28天,呈現「淨賣出」的局勢,創下自2004年全球首檔黃金ETF成立以來的最長淨賣出紀錄。目前估計黃金ETF的黃金持金量,大約只剩下1787.30噸,差不多比最高峰時期少了15%左右。

說明:黑-黃金ETF持金量、黃-黃金現貨價格

圖片來源:Zerohedge

 

然而,儘管今(2016)年下半金價被打趴在地,投資人爭先恐後逃離黃金ETF,爆發贖回潮、一般人大賣黃金之際,有些國家的央行卻悄悄逢低買進,購金量大增。

其中,數據顯示,10月份全球央行淨買進33.7噸黃金,為20161月以來新高,並遠多於9月份的13.7噸。俄國買最多、購入40.4噸黃金,卡達排第二、買進6.2噸,接著是中國、買了4.04噸。

除了以上的央行大量購金舉動之外,最近還有一則耐人尋味的訊息是:報導引述德國央行總裁Jens Weidmann在一篇文章的摘要中表示,德國央行 2016 年搬回國內的黃金比原本計畫「多許多」,進度超前,令德國的黃金儲備幾乎一半已在國內。該報估計,目前德國境內的黃金儲備約1600噸,目標至2020年再增至1700噸。

依據世界黃金協會所公佈的官方黃金儲備排行表來看,德國的黃金儲備量是世界排名地二,且佔外會儲備總額比也高達71.9%。那麼,德國這個「超前搬黃金回國」的舉動,到底是在急什麼,恐怕很耐人尋味。

筆者猜測,金價近來受到壓抑的最大原因,主要是在於「它與美元強勢及優先」的核心政策相違背,而不單純是「預期未來市場利率走升」之故。因為一旦世界各國普遍擁有黃金,而不是美金之際,美國的所有策略都將難以為際。

總的來說,儘管英國《每日快報》1225日引述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傑索普(Julian Jessop)的預估-至2017年底,金價可能跌至每盎司1050美元左右。

但筆者認為,由於黃金一來「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二來在技術分析上,空頭格局已經確立。因此,中、短期內首波止跌的價格,至少是每盎斯1000-800美元之間。且更重要的是:對於想要資產分散或隱匿資產的人來說,黃金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標的之一,但絕對不能把它當做「賺取價差」的投資標的!

看到這裡,讀者一定還會追問:那比特幣真的可以在未來替代黃金,成為下一個世代的新「避險」標的嗎?筆者的回答將是:有此機會,但也不敢打包票!因為根據提供交易訊息的Bitcoinity.org統計,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11月的交易量創下新高紀錄,總共交易了1.747億枚比特幣,比10月交易量高出五成。

事實上由《彭博資訊》所提供的下圖顯示,2016年表現最佳的商品既不是糖和咖啡,也不是原油和天然氣,而是今年來以飆漲逾100%的虛擬貨幣「比特幣」。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根據分析師的說法,比特幣交易暴增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投資人爭相買進這種虛擬貨幣,做為將資產轉換成美元的途徑。因為許多中國投資人為規避直接兌換美元限制,選擇繞道買進比特幣。中國限制民眾一年只能兌換相當於5萬美元的外國貨幣,但卻未對購買比特幣設限。

至於比特幣交易量在11月暴增的另一原因,則是美國總統大選後外匯市場出現劇烈波動與混亂,迫使歐美投資人找尋安全的避風港。但除此之外,由於1219日當週俄羅斯駐土耳其大使本周驚傳遇刺,柏林接著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在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的局面下,投資人尋覓另類資產的意願隨之升高,比特幣本周便勁漲逾15%,寫6月來最大單周漲幅。

展望2017年,也有分析師好比特幣的走勢。據Zebpay聯合創始人 Sandeep Goenka 指出,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疲軟,人們普遍預期比特幣會在 2016 年走高。比特幣在印度也由年初的 25000 盧比,到如今約65000 盧比。

儘管有分析預測,2017年比特幣將有重大的技術升級,市場預計相關需求還會再增加。但筆者還是想提醒有興趣的「投資」的民眾:長期持有比特幣的風險仍不低,因為它被網路駭客所盜的風險也時有所聞。

最後,所有讀者可能最關心的應該就是:假設美元走高是2017年最關鍵的指標,那麼,美元有可能走到多高?投資人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的工作?筆者認為單從技術分析來看,美元指數至少要先挑戰上一波(2001-2003年)的高點-120附近。也就是說,中、長期美元至少還有20%左右的漲幅。但是,這波走勢絕對不會在兩、三天或兩、三個月內就完成。

這是因為,對於經濟景氣有好轉,但目前看來也沒有「太好」的美國來說,美元過強的後挫力也不小。例如Macroeconomic Advisers的分析就指出,如果美元未進一步走高,美國未來3年經通膨調整後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累計將成長6.3%,但如果美元再漲10%,這3年的GDP累計成長率可能僅達4.5%,縮水1.8個百分點。

總的來說,筆者仍然維持「偏重美元資產」的投資建議不變-美股長期看好(但短線上,則得注意高檔回檔的問題);至於美債,筆者倒是沒有像許多分析師的看法那樣「看空」。

理由很簡單-首先,如果外國投資者必須在「美國公債」,與「黃金」之間做一選擇。那麼,只有「作多美債、放空黃金」,才是現階段最符合「美國優先」的「利益極大化」。

其次,如果川普想要大量增加公共建設,政府勢必借錢支應。而如果利率升得太多,光是利息支出就有可能拖累美國的財政負擔。因為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過去20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平均為4.2%2016會計年度平均為1.9%CBO預估到2020年代初期將回升至3.6%美國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也指出,到2026年這段期間,假設利率比CBO預期多出1%,美國聯邦負債金額將因而多出1.5兆美元。

正因為「美國升息不可能太高」、「美元不可能太強」、「油價也不可能飆太高」、「美債提前大跌而美股處於高檔」等前提,手中仍空手的國內投資人,沒有必要現在還趕著把錢往外轉。但長期來說,這樣的趨勢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回到投資人也很關心的國內股市,老實說,在「國內電子業已經沒有明天(因為競爭力已逐漸被中國大陸企業趕過)」,以及「沒有國際競爭力的金融業」兩大股市火車頭「動力已逐漸熄火」之下,除了個別產業中的單一企業股價,會有較為突出的表現外,其餘可能都將是「乏善可陳」的格局,恐怕是很難撐起指數高漲的。

有趣的是,以上對照最近有人求出台股各種卦象-台股與金融股都是「天擇履(履=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生技類股是「天地否(=最壞)」、傳產股的「山火賁(=小利)」、電子股為「雷山小過(=陰太盛,超過中庸)」、房地產與營建股分別得出「風水渙(=渙散)」與「地山謙(=要屈躬謙遜)」卦來看,似乎還滿「相符」的。

至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例如未來幾年將受惠於「人口紅利(也就是消費力強的年輕勞動人口佔比高)」優勢的國家,像是印度、印尼等新興國家,不是說沒有可能有中、短期高爆發力的成長,但投資人恐怕得像金磚四國投資所得的「教訓」,不宜有「長期投資(至少五年、十年以上)、擺著不動」的準備才是。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20:把錢存在銀行裡,真的是「有夠落伍」嗎?!

 前一陣子,有位朋友準備明年上半年時,把開了10年的老爺車給換掉。因為手邊剛好有筆買車錢,但又沒有急著馬上用,因此問筆者「這段空窗期間,有沒有可以『既能生利,又可以暫放』的投資標的」?

筆者其實沒有想多久,就直接跟對方說:「只有存銀行定存一途」。結果這位朋友一聽覺得很訝異,因為,她期待的是從筆者的口中,獲得「較為酷炫」的投資商品,而不是這麼「老掉牙且low」到投資專家都反對的「定存」。

時至今日,由於各個金融機構把民眾「教育」得很好,所以,每一個人都知道投資理財的重要性,甚至,也有「錢千萬不能存銀行」的刻板印象。然而,把錢存在銀行裡,真的就是「最low」且「最落伍」的方法嗎?

事實上,這可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因為儘管銀行定存的收益,可以說是所有投資理財工具裡最低的,但是,它卻有許多其他工具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它「完全沒有虧損與不保本的風險」。而且,由於存款的期間選擇多元(最少一個月,最長三年),存戶到期就能領到「100%的本金+利息」,一毛也少不掉。

就以這位想要換車的朋友為例,由於換車是既定且不會更改的理財目標,所以,除非這位朋友要冒著「半年後可能換不了車」,或是「換不了原本中意的車」的風險。否則,他目前已經準備好的換車資金,就只有「存在銀行定存」一途,且期間也只能是「半年」,不能多,也不能少。

這位朋友聽了筆者的解說,想了半天,並把所有能想到的金融商品拿出來比較之後,也認同筆者的建議-除了定存外,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標的可用。因為,不論是股票、基金,甚至是可與定存相比擬的儲蓄險或債券型(基金),也仍有本金與利息折損的可能性。

其實,銀行定存不僅是「民眾短期理財目標的資金暫停之處」,更是許多小資族在累積足夠的投資資本之際,最佳的理財好幫手。因為目前除了定期定額購買國內、外基金,或是國內的「雞蛋水餃股」,能夠讓小資族每月用30005000或低於1萬元的金額進行投資外,其餘都很難做到「小額投資」的境界。

就以股價在180元左右的台積電股票為例,投資人想要買「一張(1000股)」的股票,就要18萬元的資金才行;就算目前金管會正在研擬的「定期定額購買股票與ETF」計畫,可以讓民眾採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用比較「低廉」的金額投資股票,但仍有一定的投資風險存在。

由於實際做法尚未公佈,但以當時報載的購買一張股王-大立光的股票為例,目前市價仍高達364萬元。假設民眾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萬元,雖然約投資6年就可以買到1張大立光,且投資人在「成本均攤」之下,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但是,這6年的「定期定額買零股」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誰知道投資人在6年後,終於買到一整張大立光的股票之後,股價是否還能比一股3640元還要高?

此外,就算是買最近流行的0050台股ETF為例,買一張也要67萬元以上,對於每月就只能擠出30005000元資金用來投資的小資族來說,大約要存上至少一年,也才買得起一張。

正因為大多數投資的門檻不低,也是「銀行定存」在家家戶戶的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只不過理財大眾該注意的是:首先,定存絕對不能做為「積極性的投資工具」,且「存款期間必須與所需資金的時間相同」。以本文開頭所舉的例子來看,如果半年後要用這筆錢,銀行定存就只能存6個月。

其次,就像筆者一直以來不斷提醒民眾的是:這筆錢一定要另外開戶(最好考慮不申請金融卡及網路銀行業務,銀行也不要離家或公司太近)、專款專用,如此一來,才能夠「確實把這筆錢存下來」。

當然,也許讀者還會想問:既然定存「既不落伍,又不low」,為何投資理財專家與金融機構,卻常常搬出「銀行定存利息低,如果將錢存在銀行,整體收益將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這樣的理由,要求存戶轉投資其他金融商品?

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就不得不提近幾年來市場利率的持續走低了。事實上,正由於金融機構的爛頭寸一大堆,且在市場利率極低之下,銀行既賺不到任何存、放款利差的收益,又得揹負著投資失利的風險。

但是,如果慫恿存戶把錢挪到其他投資商品,銀行既少了前述的風險,又能將客戶保留下來,更可以賺到「向客戶銷售金融商品」的手續費。因此,整個金融界必須把投資理財市場,形塑成一個「定存是最糟糕金融工具」的氛圍,也才能讓存戶「心悅誠服」地把大筆的錢,交給銀行理專進行所謂的「投資理財」行為。

如此一來,讀者下次如果再聽到理專用各種理由,慫恿你不要存定存,而要改投資其他商品時,最好記得筆者今日的提醒,並小心應對才是。且更重要的是:定存絕對不是個落伍的商品,而是完成短期財務需求,以及累積更多投資資本的最佳理財幫手!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6年12月8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19》醫院自費項目越來越貴,你的保單真的也要跟著「越買越多」?!

 筆者的一位朋友,因為保險業務員拿著一篇「住院醫療險是否理賠達文西手術」的文章,向她推銷購買更高額的住院醫療險。所以,就跑來詢問筆者「是不是真有必要加買」的意見。

老實說,類似的問題並非第一宗。但筆者向來的回答理由是:醫療科技絕對是「日新月異」,但民眾不論在就醫或買住院醫療險上,真有必要跟著醫院一樣進行「武器競賽嗎?(意指醫院為了展示自家的儀器精良優於其他醫療機構,並能向病患收取更高的自費金額,所以就不斷地砸大錢購買新式儀器設備。而對民眾來說,此意就是指「就醫一定要用最新且最昂貴的儀器設備與治療方式,保險也要跟著越買越多」)」

根據之前《財訊》的達文西手術專題報導中,所引用美國《財富(Fortune)》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手術中,15%是採用機械手臂,並預計未來5年內,將達到30%;全世界又走在美國之後,目前只有5%10%的手術,使用機械手臂執行,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達文西系統是使用最廣泛的機械手臂。去(2015)年,全球共執行了65萬例的開刀,以婦科手術佔比最高,依次則是泌尿及一般外科(台灣達文西手術量佔比第一名的是泌尿科,佔42%,其次才是25%的婦科,第三名是9%的外科及心臟科,第五名則是大腸、直腸科,佔6%)。

儘管受訪的執行此項手術的醫師表示,傳統手術每切一刀,就要多縫一針;同樣的手術時間大約是34個鐘頭,病人出血量30004000 cc。但如果換成達文西手術,時間約可省下一半以上、出血量大約只有1/51/10左右,且病人不用打術後無痛針,隔天就能下床、3天就可出院。

但與傳統手術及腹腔鏡手術相比,達文西手術的「代價」並不便宜。該雜誌以子宮切除手術為例,傳統手術因有健保給付,所以病患不用另外花錢;腹腔鏡約12萬元的耗材費;但一次達文西手術的收費,就高達20-25萬元。

所以問題就來了,首先,由於目前達文西手術,並不在衛福部所公告並給付的「手術」項目中,也不在現有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的手術表列之中,保險公司是否會「不予理賠」?對此,根據筆者詢問過保險公司理賠部門主管表示:只要保戶所動的手術屬於「必要的療行為」,保險公司並不會「不予理賠」。

其次,達文西手術花費昂貴,保險公司有可能「全額理賠」嗎?答案當然是「不一定」。因為,這得看保戶「買了多少保額」,以及「醫院的收據內容是如何歸類」?

以一般實支型住院醫療險的給付項目,共有「病房費」、「手術費」及「雜費」三種。目前常見的醫院所收據,都是將2030萬元的達文西手術費用,分拆成「手術費」或「特殊材料費」的名目歸類。

由於實支型住院醫療險的特性是:保戶只能在所買的實支限額中,獲得「部分理賠」。假設客戶買的實支住院醫療險,手術及雜費的限額各是3萬元及5萬元,當達文西手術總花費是20萬元,但醫院收據中的「手術費」是5萬、「特殊材料費」是15萬元,則保戶該次理賠金額則分別是「手術費3萬元」及「雜費5萬元」,總共8萬元。

如此一來,就會產生第三個問題:如果保戶買的實支型住院醫療險「保額不足」,就算保戶「有買商業醫療險」,也不能將高昂的手術費用風險,順利地移轉給保險公司。

至於第四的問題是:該為了「可能會用到昂貴的達文西手術,而買高額的商業保險嗎」?答案恐怕也是「未定」。就算保戶願意「提高購買保額」,在這個萬物齊漲,就只有薪水不漲的時代,「就為了此生某次手術,可能會用到達文西手術而拉高保額」就一定是最划算的盤算?!

實際以某家壽險公司「每日病房限額1000元、每次手術限額4萬元、每次住院限額5萬元(另有其他保障項目)」的保單為例,30歲男性的年繳保費是2700多元;再以同一家公司的另一張保單(主要保障內容為:每日病房限額1000元、每次手術限額16萬元、每次住院限額9萬元)為例,30歲男性的年繳保費則是2600多元。

儘管以上的年繳保費,與昂貴的終身醫療險或手術險相比,金額看起來並不算多。但保戶可別忘了,定期險是採取「自然保費」,也就是保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高。

以第一張保單為例,到50歲以後(最高續保到65歲),同樣保額的年繳保費幾乎是增加一倍(4700多元);第二張保單到50歲時(最高續保到74歲),則增加到4000多元、60歲為5200多元,以及70歲的近8000多元)。

假設保戶要買到一次能給付2030萬元的達文西手術,等於30歲男性年繳保費至少是5000元至1萬元左右;到70歲時,年繳保費可能高達2萬元之譜。

也就是說,在保戶最有可能動各項手術的年齡階段,不但保費可能倍增兩、三倍以上,保障還有可能在「醫療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的趨勢下,永遠沒有「買足夠」的一天。

正由於民眾永遠跟不上醫療院所「武器競賽」之下的昂貴收費腳步,所以,這位保險公司理賠部門主管就不忘「奉勸」民眾:可不能因為「未來很有可能進行昂貴的新式醫療項目」,而有「保險要買到最高」的不切實際想法。

因為,凡是保險都有一定的購買成本。一般人不可能年年都動刀,也不見得每次都要使用昂貴的新式手術。一旦買了高額保險卻沒有用到,就等於有「資源錯(誤)配(置)」之虞。而且,民眾還更要了解「醫師的建議」,是否真的對自己是「最有利」的?

根據《財訊》月刊的報導,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達文西系統已超過3500台,其中以美國為最大市場,而台灣目前裝機數也達到30台。但是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醫院高層也無奈表示,花1億元去買機器,每年維修還要300400萬元,且私下估算過,醫院每年至少要動200刀,才能夠打平成本。

另一位醫師也「說出心裡的話」:醫院既然花了大錢買這機器,醫師就有壓力向病人推薦,有時明明只是一個僅需內視鏡做的小手術,卻要病患花更昂貴的費用,用達文西手術去做。

而筆者私下也問過一些熟識的醫師,他們也抱持著相同的看法,並且不忘再三強調,儘管達文西手臂的手術視野,比傳統腹腔鏡好非常多。但手術傷口大小等問題,最關鍵的還是「操刀」的醫師,不在於達文西手術儀器的本身。

因為醫師們自己都知道:「傷口小不小(影響術後傷口復原,以及日後外觀的好看與否)」的最大關鍵,還是在於醫師的手「巧不巧」與「技術高不高超」。假設以上條件都不完備,儀器設備就算再精密,恐怕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也就是說,如果保戶遇到醫師或醫院,大力推銷昂貴的新式手術,客戶應該從「現有健保給付」,以及「自行購買的商業醫療險保額」進行考量-假設自費金額還算是能夠負擔,當然可以接受醫師的建議,選擇昂貴的新式療法。

但是,如果自費金額遠超過能力所及的負擔,真的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對醫師的建議「照單全收」。甚至,最好再找其他醫院及醫師,進行「第二或第三意見」的徵詢之後再做決定。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我是有錢人」迷思518》要讓不同住的退休父母住在家裡?還是老人公寓?

 前幾天,與朋友聊到有關「父母退休後住所」的問題。雖然彼此的父母身體都還健朗,暫時沒有長期照護的問題,日常生活大小事也還能完全自理。但由於居住地相隔太遠,總是會擔心並想要及早打算。

特別是在退休後的剛開始幾年,一般人或許還可獨立生活、四處趴趴走,但隨著年歲漸長,身體機能退化,上街購物、搭乘公共運輸工具等日常事務開始需要有人從旁照應,因此,要提早思考居住地的便利性。

筆者在觀察了自己,與許多朋友的長輩狀況之後的感想是:當退休後身體還算健康之際,選擇住家裡還是老人公寓,都不是一刀兩斷、有制式答案的。所以,「要不要安排父母在退休後,選擇老人公寓入住」,其實有以下兩大問題得考量:

一、費用的「可負擔性」。原則上,儘可不讓「住的人」額外花錢。舉例來說,如果要住老人公寓,每月租金當然不能超過自己所領退休金的1/3左右。假設自己搬出公寓,然後把原來的房子租出去,那麼,老人公寓的費用也不宜超過出租的收入。因為如果要子女共同負擔,也還要考慮子女們的收入,是否都能長久持續下去?!這些未來的變化及風險,都讓人難以預測。

一般來說,民營的可能很貴,而就算是比較便宜的公營的老人公寓,恐怕也並不是一般退休金準備不多的銀髮族,所能負擔得起的。根據個人過去所查找過的資料,以大台北地區公辦民營的老人公寓為例,一位老人整個月餐飲費用,差不多都是固定收4500元。

至於每月住房費用,單或雙人房小間一點的,差不多是2-25000元左右、大房間差不多是3-35000元左右。除此之外,還有額度不一的權利金或押金的機制,以及每月水電、瓦斯或電話、上網費用等。

二、好的老人公寓可入住機會。公營的可能便宜許多,但是,只要是口碑不錯的老人公寓,因為空位少,大多數人根本很難排得進去。以位在三芝的雙連安養中心為例,據說光是排隊,就要等20多年。所以,如果理想的老人公寓排不進去,或是根本負擔不起昂貴的入住費用,那就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三、要住哪裡,其實還要看「個人個性」。一般來說,團體生活多半是「照表操課」,什麼時間就一定要做什麼事,這在吃飯這件事上,更是如此。但越是年輕一點,或是獨立生活慣了的人,越是無法容忍這一點。

其次,團體生活就有所謂「人多嘴雜」的現象。所以,如果個性上就不是很隨和的人,要每天處於「三姑六婆」的東家長與西家短之中,恐怕是很難長期住得下去。

以上說來說去,其實也突顯出年紀大的人,對於「住」的要求,真的可不是像年輕人一樣的「隨便」。在此,也順便趁此機會解釋一下,個人一直不主張隨便買房的理由。

因為除了財務問題(以同樣坪數及地段為例,租金大約只是每月房貸金額的一半以內),以及繳完貸款後,房價與當初買的價格,到底是漲、是跌的問題外,多數人並沒有考慮到,住房問題在退休後的關鍵重要性在於:房子是會影響退休後健康及生活的。怎麼說呢?

更何況,房子如果買得不對,到老了之後,不但不會是一筆資產,可能還是健康與生活上的負債。就算現在有所謂「以房養老」的措施,可以讓這間自住房每月「生」出一些生活費,但撇開能「擠」出的生活費可能不多的問題,現有房貸期間最長不得超過30年的限制,在「人生沒有固定終期」之下,萬一一個不小心,存活的時間超過30年,又該怎麼辦呢?

 

Box 1、年紀大了,房東不租給你怎麼辦?

 

2014712日的《中國時報》,引述崔媽媽基金會的說法,9成房東不願租給老人,且特別是男性。且竟有房東將年齡門檻下修到45歲,讓許多中壯年人開始面臨無房可租的困境。

但真正了解這些房東,不願租給中、高年齡單身男性的主要原因,並不脫「沒錢付房租」、「單身個性孤僻,如果哪天變成『無緣死』的一群,可能會造成未來出租的困難。

事實上,為了避免自己未來年紀大了,會成為房東「避租」一族,個人建議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累積充足的退休金。

方法二、找年輕子女或朋友出面當保證人。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過去有沒有認識充足的人脈,對自己退有多重要

方法三、有認識出租房子的朋友。這時候,充足的人脈,就是你租屋的最大幫手了。

方法四、與有房子的老朋友一起合住

方法五、尋求「共生公寓」。根據2016710日《聯合晚報》的報導,台灣近年悄悄發展出弱勢邊緣人共生公寓。這些公寓租客包括年老人士、障礙者、街友,在政府社會局及租屋服務平台崔媽媽基金會等單位媒合下,住進由非營利組織出面承租,或屋主願意出租的公寓。

事實上從以上5個方法中,有3個方法都與個人過去「是否有充足人脈」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也是個人一再強調,退休規劃不只是「準備夠錢」這麼簡單而已。

 

Box 2、最值得參考的退休居住模式-同居共老

 

單身或頂客族愈來愈多,或因房價高漲而未購置自有住宅的人,退休後共住也成了熱門選擇。就以牙醫師李偉文為例,2013年他與一群知交老友們,一共12戶,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這群大多50歲上下的壯年人,共同集資,在台南市選了一塊地,預定自建一棟老人公寓,正在建築設計中,取名為「蝸居」,決定一起實踐老年的理想生活!

而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他曾看過很多人事業成功,拚上全部時間,老時卻很寂寞。他希望老了後,能跟有共同記憶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時間,有共同的回憶,才是最重要的。

事實上,目前不管是德國、日本或瑞士,都有所謂「同居共老」的「合租公寓」存在。以德國為例,雖然老人們生活在「同一間屋子裡」,但平時他們各做各的飯,隻有每周周末在公共廚房聚一次餐,有集體活動時則共同參與。要麼到附近城市旅遊,要麼到劇院聽戲。如果平日裡有人生了病,同居好友們也會主動承擔照顧他(她)或幫助購物等事務。且這些同居共老的人,在決定同住之前,都會一起制定一份「同居」規則,擬定各自的義務,例如打掃衛生、收拾房間等。

《超獨居時代的潛商機》一書也曾介紹了日本,致力於經營能讓房客有外快可賺的合租屋業者-Share Produce另一種同時解決銀髮族居住及就業問題的模式。其運作方式是:合租屋內的打掃等管理作業,是由房客自行負責,而這些工作的報酬,則可用來抵付租金。

舉例來說,以東京都內合租屋的房租是8萬日圓為例,如果委託專門的人來從是打掃等管理作業,一個約需增加6萬日圓左右的管理費用。如果某個房客一人,完成所有必要工作,業者一個月會支付3萬日圓給房客。這樣房客便可透過這些工作,讓實際的房租與管理費減少,並且增加收入。假設工作是由好幾人同時完成,3萬日圓就由幾人分拆。

該業者形容這樣的模式,不只有經濟上的優點,因為眾房客當中,有人喜歡園藝,有人很會買東西,有人則擅長清掃工作。大家做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不僅能讓所有房客都感到滿意,負責的人自己也會很愉快。而藉由工作融入其他房客及社區,可說是這種附外快合租屋的一大優點。

目前住在種種附有外快的合租屋,房客主要是從事自由業的年輕人,當然也有正式的職員。但在未來,中、高齡者如果光靠年金不足以生活,也可能選擇這種附外快的合租屋居住。

還有,瑞士的「合租公寓」已經進化到連「小Baby」都可以共享了。一群可能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一起合租一、兩層公寓,一起生活並共享廚房、客廳、浴室等。

個人認為,以上不論是三五好友選一個地方「自地自建、自己經營」一棟老人公寓、把自家空房出租給有共同志趣的老人或是年輕人的模式,應該還更優於「自己一個人住家裡」或「住集體生活、個人自由度不高的老人公寓」。因為這種「同居共老」的退休模式,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

一、同樣興趣的人在一起,可以有更多話題可聊,不僅讓生活無趣,也因為都是彼此熟悉的好朋友,比較能夠避免住老人公寓那種「三姑六婆」的困擾。

二、同居共老的費用,會比以營利為目的的老人公寓等要便宜。更重要的是:藉由多人一起生活及採買,平均分攤下來的成本,絕對比一個人要低上許多。

就如同《一個人的老後》作者-上野千鶴子表示,獨自生活的單身者,擁有不動產的比例很高。但因為是自己要住的房子,所以沒辦法轉賣或出租。不過,若房子擁有三房兩廳的格於,不防考慮出租,然後自己搬到提供照護服務的設施,如此一來便多了一項房租收入。

三、多人住在一起,生活上彼此有所照料,就算有人有輕微失能的問題,也可以獲得協助與相互照顧。例如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郭慈安和丈夫膝下無子,早已規劃好退休後和幾對志趣相投的好友夫妻同住,互相有個照應,也能保持人際互動,對身心都好。

四、自己的父母也可以互相照顧。甚至,如果幾位單身好朋友或家庭,有需要照顧的失能長輩,也可以透過這種「自己的父母,大家一起共同照顧」的方式,一方面解決「一人照顧會疲於奔命與精疲力竭」的問題,二方面,因為彼此的關係密切,不會擔心把自己的父母,交給「外人」照顧而出現問題。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